首页 > 德昂族民风民俗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之德昂族|探访居住在岩洞而有道德的人

德昂族民风民俗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之德昂族|探访居住在岩洞而有道德的人

来源:我的56个兄弟姐妹   发布时间:2020-06-22   点击次数:

             德昂族民风民俗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之德昂族|锵锵十人行:探访居住在岩洞而有道德的人

    国家级博物馆:云南省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乡很小,小到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它的位置,但这并不影响三台山在全国的名气。居住在三台山的德昂族总人口仅1万多人,但却占到了德昂族总人口的75%。德昂族旧称崩龙族,昂是其自称,即山岩、岩洞之意,德是前置的尊称。
千万别以为这里盛产冬瓜,“出冬瓜”仅是个德昂族人寨名。这个村名乍一听也的确有点滑稽,听德昂族老人讲,他们的祖先最先来到这里时,在烧林子时发现地里躺着一个重达上百斤的大冬瓜。也许德昂祖先被冬瓜所救得以延续,故留寨名纪念,德昂族是个感恩的民族,从那以后出冬瓜人选择默默无声地生活在这片山林里。寨子碑记记载:1781年,从现在村子南面山上的老出冬瓜寨德昂人搬迁至此,遂取名“曼登钟”,傣语“红木树,但寨民习惯出冬瓜名。那棵高高矗立的红木树,见证着230多年间由10余户60多人,繁衍至今225户920余人。

三台山出冬瓜村有全国最大的德昂族民俗历史博物馆,德昂族民间艺人也荟萃于此;古老的德昂茶文化在这里散发着千年的幽香。准确地说,出冬瓜村就是中国德昂族文化研究、传承、传播和游览的核心区。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9月,位于320国道旁,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工程之一。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博物馆,整体建筑体现了德昂族传统居民风格,突出了德昂族文化特点。这座二层建筑的博物馆内收藏了德昂族文物200多件,内容包括德昂族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纺织、民间工艺品、古籍文献、节日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如茶文化、竹文化、服饰文化及历史文化等。
德昂茶事
德昂族崇拜、热爱茶的历史亘古绵远,被其他民族誉为“茶的民族”、“古老的茶农”。茶不仅仅是德昂族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是他们的“命脉”,联系着德昂族人的精神信仰和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茶在德昂族道德中象征着诚实和信任,定亲交友,茶是信物和使者,一切真诚都在茶的甘苦回味之中。

走进出冬瓜村,人们可以处处感受到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特殊感情。首先是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满了茶树,接下来是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以茶为礼的热情接待。德昂族制茶方法与饮茶方式颇多,最具特色的当属德昂族的酸茶。酸茶的产生与德昂族长期生活在山地,山里的气候闷热多雨有很大关联。如同德昂族的饮食以酸辣为主一样,相应的,他们的茶也偏向于浓茶,而酸茶,则是因为它具有清热解暑,清洁口腔的作用,数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目前三台山乡掌握地道的德昂酸茶工艺的只有原老乡长杨腊三了。酸茶制作工艺十分繁琐,从采摘到成品需要半年之久,而且加工数量有限。杨腊三这两年来制作的酸茶成为奢侈品,茶尚未出炉即被订购一空。
德昂酸茶制做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内埋7天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阳光下揉搓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晒干便可泡饮。泡饮时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菜则要适当在第二道工序时多放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春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陶器创制后,便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了。酸茶叶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藏在深闺人不识,微酸微苦味甘甜。”酸茶过去是德昂人家常用的菜,而现在却很难品偿得到酸茶了;因为已没有多少人家再制做酸茶。如果想品偿酸茶的话,就得到德昂族山寨中去,只有那里才有用山泉水煨制的德昂族特有的土罐酸茶。

(德昂族酸茶)
德昂族民间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里称:“德昂族是茶叶变的,茶是德昂族的根”。德昂族人的一生都在茶香中度过,孩童时在茶林嬉戏玩闹、每片绿叶都承载了一份快乐;长大到了青涩的青年时代,对恋人在茶林许下美丽的承诺和海誓山盟;老年时,牵着老伴的手,在茶林中一起守候夕阳。
德昂族服饰
在德昂族的配饰中,五色绒球是别具特色。这种绒球是先用一小缕毛线扎成球形,再染成红、黄、绿等色制作而成,男子包头布的两端、姑娘的项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要钉上它们。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如同数十朵鲜花盛开在她们的胸前和颈项间,光彩照人,别有风味。德昂族男女全身随处可见的五色榕球饰,集中反映了德昂族的审美追求,是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好的心理反映。

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过去妇女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但现在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头。德宏地区的妇女剃光额前头发,脑后留长发,梳成大辫,包黑蓝色镶有花边的布包头,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有的地区妇女蓄长发,梳发辫盘绕于头顶,不过包头。各地妇女都喜欢戴大银耳坠、耳筒和银项圈。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层薄银皮,银皮上箍着八道马尾,前端还镶有小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是的闪着耀眼的光芒。有的地区的德昂族姑娘脖子上套者十几个粗细不等的银项圈。老年妇女多带雕刻精致,并涂有黑、红漆的竹管耳饰,显示出德昂族妇女的粗犷之美。

(腊退妈妈和女儿特意为我们换上节日的盛装,令人感动。由于地处偏远,老一代的德昂族人护齿的的秘诀就是喜欢嚼一种叫“阿鲁”的烟。“阿鲁”是用烟丝、沙基、槟榔、芦子和红石灰等共同放于一个精致的银烟盒中。每次可嚼10余分钟,再吐出。经常嚼烟,牙齿呈黑色,有防虫蛀、保护牙齿的功用。随着现代文明进入德昂族生活,“嚼烟”这种现象也只能出现在老一代的德昂族人群里了。)
腰箍,是德昂族妇女们最精美的装饰品,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有的还镶上银环,象征着美丽和勤劳,是德昂族妇女们最为钟爱的饰物。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10多根,达到30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在民间传说里,德昂族妇女都是由羽毛幻化而成的,德昂族男子为了防止姑娘们“飞走”,就用藤篾编制圆箍,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腰……所以这种腰箍也是男孩表达爱意的一种信物,女孩身上的腰箍越多,说明她受欢迎的程度就越高。

(织布是德昂族妇女从事最多的日常活动)
德昂族妇女喜着筒裙,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黑德昂”、“白德昂”4个支系。

千年古音

每逢节日,德昂山寨都会响起雄浑的鼓声,德昂人民伴着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这雄浑的鼓声来自德昂族独有的乐器——水鼓。这是一种流传于德昂族山寨千年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冬瓜村水鼓舞队曾荣获全国民间歌舞乐展最高奖——“山花奖”)
制作水鼓的复杂方法,成就了水鼓的独一性。制作水鼓的木头一般为密度较高的树种,取树干笔直的部分将其掏空,并在表面画上德昂族图腾(鼓身一般为直径70公分,长度1.5米),鼓身上留一个鸡蛋大小的孔,便于注水。现在鼓面一般是用韧性好的晒干黄牛皮,鼓边厚实的晒干水牛皮。决定水鼓音色的关键在于调音,而调音的方法就是往鼓里灌水,边灌水边敲击鼓面,让鼓身和鼓面充分吸水湿润,待鼓声雄浑的时候就停止灌水,灌水结束后,还要用粘性好的黄土涂抹于鼓面。这样一来,鼓声不仅雄浑,而且悠扬。

水鼓以形状和个头又分为大、小两种,跳法和打法各有千秋。跳小水鼓舞时,由一男子将鼓横挎于腹前,右手持鼓槌敲大头,左手用手掌拍打小头,另两名男子各持镲、大铓同时击乐,构成交错重叠的各种节奏,音响浑厚有力,边敲边跳相互交换位置,其间鼓者的鼓槌与钹者的钹盘不时绕出奇妙的花式,配合默契、变幻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众人随鼓声围绕成圆圈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舞步以“单脚提步绕”为主,动作有“单双蹉步”、“踢脚转圈”、“绕鼓尾”、“崴鼓”、“公鸡打架”、“各显神通”、“蹲跳”、“对蹬”等,偶尔夹杂一些对跳和原地转圈等动作。大水鼓舞则是用固定的鼓架架住鼓身,人在鼓前用鼓槌敲打,动作强劲有力,敲鼓人可正面敲打,或者转身背身敲打,以打鼓人即兴表演而定,旁边另以镲、铓、小象脚鼓围绕伴奏,众人随鼓声而舞,舞步有“单步踢脚”,有“原地跨步转圈”、“对跳”等,手自然向上翻腕绕花做“单垫步抬手翻腕”等动作。
《达古达楞格莱标》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德昂语意为“最早的祖先传说”,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达古达楞格莱标》传承人李腊拽吟唱《达古达楞格莱标》,由于德昂族的老人们基本不懂汉语,语言不通是我们走访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没能听到那位老人的故事尤为遗憾,但老人们和蔼的笑容总是让人倍感温暖。)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德昂族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与创造能力,给人类留下了独具民族特色、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迄今发掘、整理并出版的唯一一部创世史诗,全诗长1200余行,史诗与其他民族的创世史诗不同,情节单纯,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反映了德昂族人对茶树的图腾崇拜。它是德昂民族心中的历史,是流经无数岁月的民族文化之河,是民族行为规范的教科书,是民族美学、人文思想的体现,具有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等诸多价值。是德昂族先民植物图腾崇拜(原始茶文化)早期发展的自然产物,是“集体创作的部落故事”,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并以口碑文学的形式代代相传,老人和民间艺人口中的唱诵就是它传承的载体。

(出冬瓜村奘房旁有一座与奘房同年代建成的佛塔,是出冬瓜村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场地之一)

(出冬瓜村的奘房是中国境内德昂族村寨中最漂亮、唯一有佛爷住持的德昂族奘房。20世纪70年代末的宗教解禁重新燃起了老年人的宗教热情,他们四处活动,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现在的奘房和佛塔。当时修建的仪式和赶摆场面被拍摄下来,制成光碟,成为本村辉煌的历史记录,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南传佛教一年内的宗教活动频繁,主要有“进洼”、“出洼”、 “袈裟节”、 “赶朵节”、“浇花节”等。所有村里的大型活动都在奘房和泼水亭举行,佛教场地同时也举行村寨里的各种大型民俗活动。)

(出冬瓜村奘房位于村子北端一个山坡上,距今已有356年的历史,是村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场所,也是村内举行公共活动的公共场所)
原生态美食
出冬瓜村的德昂族人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辅以山林野味。烹调方式以煮、炖、舂捣、凉拌为多。口味偏酸辣。在当地山林田间四季都盛产着不同的天然山珍野味,如笋子、琵琶果、苦练包、木瓜,有些甚至只有当地才有。我们品尝的菜品有笋子煮鸡、大琵琶尖煮蚕豆、帕滚菜煮鸡、岩姜拌干巴、臭菜、橄榄撒。

凉拌挑手鱼,是德昂族的风味凉菜,也是德昂族节日家宴或待客的头道菜,与其说是菜,不如说是饭菜合一的风味食品。此菜红白绿黄相映,酸辣鲜香。炎夏食用,清凉爽口。挑手鱼要除去挑手刺、鳃、内脏,被洗净后用芭蕉叶包严,埋入火塘内,用灼热的子母火焐熟;再取出去叶,剔去脊骨,剁成末。而苤菜根洗净后要用手揉搓,挤去水分,切成末。野香菜、大蒜、辣椒也要切成末。豌豆凉粉切成条。最后将米线入盘,依次盖上豌豆凉粉、苤菜、鱼肉。并将酸水、酱油、盐、味精、花生泥、蒜末、辣椒末入碗,调匀浇在米线上,撒上野香菜末,拌匀入味即成凉拼盘。注意鲜红辣椒要选辣味重、色泽好的寸金辣,而酸水是传统制作,若没有,可以用上好米醋配制。

德昂族的竹筒捣菜,细腻如泥,入口即化,香辣味鲜,诱人食欲。这道菜制法独特,别具一格。至今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尚保留的最古老的焐和舂两种烹调法在此菜中都用上了。因此,不难看出此菜历史久远,是古滇烹调法的又一实证,也是德昂族美食杰作之一。牛肉干巴用清水洗净后,除去部分咸味,然后用芭蕉叶包严,埋入子母火中,约15分钟时间焐熟取出,再去芭蕉叶,用刀背捶松。干豆丝回软后用火烧熟。最后,取有底的竹筒一节,放入牛干巴、生姜、大蒜、辣椒、干豆丝,用舂棒上下来回舂成细泥,取出入盘就可以吃了。要注意捣菜在舂的时候力量要均匀,来回舂几十次才能成功哦。


(德昂族居民居住的房子就是这种正方形的干栏式竹木楼,它外形酷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头上戴的儒巾,德昂族人说这是模仿孔明帽子式样建成的)


(我们一起走过的山路、拜访的人家,以及他们平和的心境和虔诚的信仰。希望有机会我们将再次回到那个地方。)
(德昂族小伙子赵腊退皮肤黝黑目光炯炯,说起话来清晰练达,浑身上下透着股精明能干)

走遍56个民族活动简介:

这是一场发现之旅,团结之旅,爱国之旅,美食之旅,圆梦之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崎岖坎坷的云贵高原到碧海蓝天的椰林海岛,从波涛汹涌的黄河两岸到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从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到牛羊遍野的内蒙古大草原……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那么多,我们去看看!能走遍56个民族核心聚集地,是众多华夏儿女梦寐以求的终极梦想。我们秉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之宗旨,由中国走遍56民族、吃遍56民族、写遍56民族美景与美食第一人与我的兄弟姐妹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策划,带您走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长征”,整个活动将跨越近十万公里,深入各民族主要聚居地和原生态地区探寻秘境中的秘境,品尝最地道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族美食,亲身感受56个兄弟姐妹绚烂多姿的风情和文化。当您走遍了这些未知的神秘地域后,一定会因为感受到不同的民族大美而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包容,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更能够伸出双臂来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

   中国梦,民族梦,我们的梦!心动不如行动!Let’s Go!我们一起出发!电话(微信):18612630430



上一篇:云南民族村公交线路|云南民族村旅游攻略

下一篇:阿昌族介绍|阿昌族美食|阿昌族风情|阿昌族居住地|佛祖的花园:难以拒绝的阿昌盛宴

【24小时旅游咨询热线】13577041505【公司网站】http://www.yn1u.com/
【在线客服】13529449765(微信同号)【开户名称】云南沐滇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15368020781(微信同号)【公司账号】8719 1343 5110 928
【在线客服】15368188839(微信同号)【开户银行】招商银行昆明广福路支行
【在线客服】13577041505(微信同号)【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怡和大厦
【固定电话】0871-67124495 63566593【网站备案】滇ICP备2023004260号-2